PM2.5,看不見的隱患
什么是PM2.5
PM2.5又稱氣溶膠PM2.5,氣溶膠指的是大氣中超細的懸浮顆粒,PM2.5則是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是以往被忽視的致命“殺手”。
PM2.5最主要的來源是人為產生的,煤炭、石油及其他礦物燃燒產生的工業廢氣,以及機動車產生的尾氣排放,包括散播到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經過一系列光化學 反應形成了二次污染物。
PM2.5的危害
1.引發心臟病、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PM2.5顆粒極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濃度越高,灰霾天氣越多,發病率就越高,抵抗力下降。霧霾天氣,空氣含氧量低,會使心臟跳動加速,使人胸悶、氣短。尤其是對老年人危害更大。
2.引發肺部硬化、肺癌等。它們中有50%會沉積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有害物質多環芳烴等化合物,就是一種致癌物質,是造就肺癌的頭號殺手。
3.引發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霧霾的組成十分復雜,大小有數百種顆粒物,粒徑小于0.1微米的顆粒,稱為“超細微?!被颉凹{米顆粒物”,這些顆粒物通過人體呼吸,進入呼吸道,留在肺部進入血液,會引發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是哮喘和老慢支反復發作的重要原因。
4.引發各種細菌性疾病。因為霧霾天氣陽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陽光微弱。這樣會使地表面的細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過敏等疾病。
5?;及┌Y的風險增高。眾所周知,吸煙的人患肺癌的幾率比普通人高60%,而霧霾里含有的有害顆粒物更多,所以霧霾比吸煙更易致癌。
6.使人心情壓抑煩躁。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氣影響,霧霾天氣陰沉昏暗,空氣污濁,人的情緒也會變的低落,心情煩躁,做起事來缺乏活力。
PM2.5顆粒是如何危害我們健康的?
首先,顆粒物經過人的呼吸系統進入人體,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肺。PM2.5之所以對人體危害大,是因為它可以吸到肺里去。而且,小顆粒甚至可以直接進入血液及其他器官。一個人平均每天大約呼吸1萬升空氣,一旦空氣含有污染物,人體健康就必然會受到危害。
其次,至于造成哪種危害,則由PM2.5所吸附的東西來決定。PM2.5表示吸附什么東西決定它產生什么危害。如果這個地區主要吸附的是重金屬,那可能這個地區產生重金屬中毒的就多;如果吸附的是苯并[a]芘這類致癌物,那它就可能更多是產生人群癌癥的高發;如果這個地區PM2.5表面吸附的大多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那它可能產生的生殖生育危害比較大。不同的地區,同樣霾的濃度,或者說污染物的濃度,對健康的危害是不一樣的,可能關鍵在于成分。雖然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霧霾和某些疾病有相關性,但并沒有揭示它們之間確鑿的因果關系。因此,霧霾危害健康不假,而其中的因果關系還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氣象專家和醫學專家認為,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塵暴更大。粒徑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直徑相當于人類頭發的十分之一大小,不易被阻擋。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個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約1萬升的空氣,進入肺泡的微塵可迅速被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同時,會損害血紅蛋白輸送氧的能力,喪失血液。對貧血和血液循環障礙的病人來說,可能產生嚴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疾病??傊?,這些顆粒還可以通過支氣管和肺泡進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氣體、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更大。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對PM2.5沒有任何過濾、阻攔能力,而PM2.5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卻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PM2.5還可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為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推波助瀾。目前,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泰國、印度等均將PM2.5列入空氣質量標準。而最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指標,因此這就成了美國大使館數據和政府官方數據直接沖突的根本原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研究結果還表明,PM2.5和PM10濃度越高,兒童及其雙親呼吸系統病癥的發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響尤為顯著。
《整體環境科學》上增刊登過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項新發現:2004年至2006年,當北京大學校園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在約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也有所增加。雖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但PM2.5的影響顯然更大。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版《空氣質量準則》中指出:當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的死亡風險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約增加15%。一份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稱,PM2.5每立方米的濃度上升20毫克,中國和印度每年有約34萬人死亡。
近日,我國很多地方出現了嚴重霧霾天氣,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最嚴重的危害還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這些空氣中的超細懸浮粒子(包括PM2.5),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灰霾天氣,濃度越高,則灰霾天氣愈多。你如果經歷過嚴重的灰霾天,走在街上,不久你就可以通過咳嗽、吐痰,將空氣中一些“粗”灰塵顆粒吐出來(直徑大于5微米的),它們會對局部黏膜產生刺激作用,可能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然而,這種“粗”的顆粒并不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粒徑小于2.5微米(即PM2.5)的“可入肺顆?!?,才對人體有致命危害。
相關推薦: